去年初,中国
不锈钢复合管工业协会、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等机构在京建立了“中国不锈钢复合管现货交易平台”,并于2012年5月8日正式开业。这一平台起到了减少人为恶意炒作引发的不锈钢复合管价格大幅波动,推动形成公平、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大宗矿产品定价机制,促进不锈钢复合管市场健康、有序、稳定发展。但是,该模式属于产业内部一对一的交易,市场风险在内部循环,无法有效分散和转移,且受标准化程度低、市场流动性小和非集中撮合交易方式的限制,价格发现功能十分有限,而且成交也不活跃。2012年5月8日开业至2013年2月8日,总成交71笔,总成交数量819.15万吨,仅为目前港口库存的约十分之一,企业避险需求得不到满足。
从实践来看,世界主要大宗商品定价机制都向期货化、短期化发展。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的原油定价机制改革、八十年代初期铝(14705,-235.00,-1.57%)定价机制改革,以及二十一世纪初动力煤定价机制改革,以及我国近些年推进的“合同煤”改革等,都表明长期固定的价格体系逐步被市场化所替代。随着未来全球铁矿产能的不断扩张以及新兴经济体对不锈钢复合管需求的不断增加,僵化、固定的定价模式,很难赢得生存空间。
而指数期货是金融衍生品的一种,也属于场内的期货交易。与普通的商品期货相比,其交易对象是指数而非实物商品本身,所以,最后合约到期时通常采用现金结算,而非实物交割,这一方式下结算时选择的采集价是否合理易引起争议。
此外,目前国际市场拥有影响力的不锈钢复合管现货指数有环球钢讯(SBB)的TSI指数、金属导报(MB)的MBIO指数与普氏能源资讯(Platts)的普氏指数。其中以普氏指数较为主流。据业内人士介绍,普氏指数仅是工作人员打电话给参与现货市场交易的询价对象,咨询当日的成交情况或者对趋势的看法后,进行综合考量得出的一个估价,当天也可能没有一笔交易以该价格完成实际的成交。由于该指数价格采集过程对外不公开,买方对其公正性和透明性普遍存疑。
与场外的掉期交易相比,场内的期货交易具有三方面特点:一是买卖双方经过交易所系统集中撮合交易,这样使其具备价格发现功能的基础;二是标准化程度更高,一个商品通常只有一个期货合约,这样可使交易目标更集中,价格发现效率越高;三是具有统一的监管,投资者的非市场性风险较小。不锈钢复合管掉期交易虽然实现了场内结算,但这只是降低了履约的信用风险,而其他方面的交易风险、监管风险等仍然无法和场内的期货市场相比。
“公司内部管理太粗放了,废旧物资都能堆积成山,东西买了一大堆,然后只用一点,或者都没用就废弃了。”上海一位审计师对记者表示,“备品存货列入哪个年度都不知道的上市公司,审计所可以判内控薄弱,出保留意见。”